贲圣林: 要以“店小二”精神发展中国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2019年1月12日,第二十三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资本市场与现代金融体系”为主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副校长吴晓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高培勇,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忠,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等嘉宾出席论坛。IM联席所长、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联合商学院(筹)院长贲圣林在“现代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论坛中表示,要以“店小二”精神发展中国现代金融“服务”体系。金融体系是经济体中资金流动的基本框架,是各种金融要素构成的综合体。想在“十三五”期间实现金融体系的五大战略目标与八大任务,我们应找准定位、补好制度短板、用好技术。不要对资本市场赋予过度的期望和责任,应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思考我们需要一种什么样的、影响更大、范围更广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观点整理丨姜楠、李心约
以下根据贲圣林教授演讲实录整理而成:
从学术定义上来看,“金融体系”是一个经济体中资金流动的基本框架,它是资金流动工具(金融资产)、市场参与者(中介机构)和交易方式(市场)等各种金融要素构成的综合体。根据金融学泰斗黄达教授的观点,现代金融体系包括由货币制度所规范的货币流通、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及金融制度和调控机制这五方面。
而现代金融体系有哪些发展目标呢?习近平主席曾在十九大报告中对今后金融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内容作了相应阐述。18年5月,由央行牵头,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银保监会和证监会等九部委共同编制的《“十三五”现代金融体系规划》提出要着力实现更高水平的金融市场化、着力推动更加全面的金融国际化、着力创新高效安全的金融信息化、着力推进完备统一的金融法治化、着力实现金融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五大战略目标。《规划》还提出要健全金融调控体系、建立现代金融监管体系、优化现代金融机构体系、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建设高层次开放型金融体系、强化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完善支持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体系、筑牢金融风险防控处置体系等八大任务。要想在“十三五”期间实现这五大战略目标与八大任务,这对我们来说可谓任重道远。
事实上,目前大家对金融体系的认识并不一致,但我总结了五点共识:首先,金融体系是一个具有社会性的公共产品;第二,现代金融体系具有多样性。比如美国、英国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为主,而德国、日本则以银行体系、间接融资为主。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也正面临现代化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金融体系;第三,现代金融应当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类社会的美好;第四,建设包容性发展、积极有序的金融体系是金融从业者共同的责任与使命;第五,并非所有金融活动或金融体系都是好的。资本可以分为积极资本和消极资本,因为有的资本是耐心的、负责任、服务实体经济的资本;而有些资本则只是投机性的资金,即所谓“热钱”。同样市场也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市场相对公平、公正、高效,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类社会的美好;而消极的市场也比比,更别说如地下钱庄、贩毒市场等一些黑色市场。我们应当促进好的资本流向积极有序高效、服务实体经济的市场,构建一个高效的、现代的、服务实体经济与人类美好的现代金融体系。
基于以上共识,我对如何更好地实现五大战略目标与八大任务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找准定位。我们金融业要放低身段,牢记服务社会、服务实体经济的本份,以五星级“店小二”的姿态和态度来发展中国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第二,补好制度短板。与现代金融特别是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相比,我们现有的规则制度仍远远滞后。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如何正确引导新技术、新市场的发展,用制度鼓励金融向善,为冷冰的金融市场更有温情、温度,使它更具普惠性和社会责任感。
第三,用好技术。如果没有充足的技术支持,用心再好的普惠金融服务社会的广度与深度将远远不够。我们要用技术更好地赋能现代金融,让技术创新的成果为金融体系乃至社会带来更加积极的变革。
当前,全球金融体系正处在科技化、智能化的浪潮中,金融理论、金融模型,甚至未来需要什么样的金融人才、金融技能等都正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但这也为跨越式发展、弯道超车带来了机遇,比如中国的金融科技巨大发展就是源于此。面对挑战与机遇,我个人希望大家不要对资本市场赋予过度的期望或赋予它过度的责任,不要让它有太多的包袱,而更应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进一步思考我们究竟需要一种什么样的、影响更大、范围更广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谢谢。
编辑 白若云 何子晴
审校 田雯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